“信访+监察+仲裁”联动机制 高效化解欠薪纠纷 ——永济市人社局创新工作模式获群众点赞 5万余元工资被拖欠近一个月,务工人员李先生在永济市人社局“信访+监察+仲裁”联动机制的高效运转下,仅用19天就拿到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调解协议。这起典型欠薪纠纷的圆满解决,不仅为劳动者追回了血汗钱,更成为永济人社部门创新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。 快速响应显担当。3月21日,永济市人社局信访仲裁法规股接到事件线索后,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,第一时间联络人社局劳动保障维权中心,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工作人员当天就抵达涉事企业实地核查。经调查,该企业因资金链紧张拖欠李先生等多名员工工资,工作人员连续多日积极与企业负责人反复沟通协商,最终促成企业承诺3月31日前支付2万元,余款4月30日前结清。然而,当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来时,企业却未履行承诺。 创新机制解难题。面对企业的消极应对,永济市人社局迅速调整策略。信访仲裁法规股联合维权中心、仲裁院召开专题研判会,敏锐发现普通书面协议存在法律效力不足的问题。“必须用更具约束力的方式保障劳动者权益!”三部门当即决定引导双方进入仲裁调解程序。针对李先生对仲裁流程的顾虑,工作人员耐心解释:“仲裁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,既能保障劳动者权益,又能明确企业责任边界,是实现双赢的最佳方案。” 一日办结创效率。仲裁院当即开通绿色通道,启用简易程序。4月9日当天,双方顺利达成仲裁调解协议,企业承诺于6月1日前付清全部欠薪。“以前总觉得维权难,要跑很多部门,费很多口舌,没想到现在这么高效!”李先生握着仲裁调解书感慨,“这些工作人员不仅帮我追回工资,还教会我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,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了!” 联动机制树标杆。“信访前端受理、监察中端处置、仲裁后端保障”的联动模式,在此次纠纷化解中展现出显著优势。部门间打破信息壁垒,实现数据实时共享;针对风险点及时升级维权方案,从协商调解到仲裁介入无缝衔接;通过简化仲裁流程,在保障法律效力的同时,压缩办案周期。 永济市人社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高黎表示,该案例为处理同类信访案件提供了可复制的工作模板,今后将持续优化联动机制,让劳动者维权之路更加畅通高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