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2000.09-2004.07 中国 东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本科 2004.09-2007.07 中国 北京大学 理论物理 硕士 2007.09-2012.08 美国 密歇根州立大学 粒子物理 博士 2012.09-2015.08 美国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博士后 2015.09-2017.12 美国 麻省大学阿姆斯特分校 博士后 2017.12-至今 中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副研究员 研究领域为粒子物理理论,包括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、希格斯物理、暗物质理论、粒子宇宙学等研究方向。在国际学术期刊正式发表论文34篇,其中独立作者文章6篇,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两篇,被高能物理INSPIRE数据库统计文章总引用1000次以上,被Physical Review Letters, Physical Review D,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等国际学术期刊邀请为审稿人,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和国际知名大学做邀请报告。重要的工作包括,提出新的孪生希格斯和最小中性自然性模型,在希格斯有效理论框架下研究希格斯势能和电弱相变,由于希格斯物理的系列工作,被邀请在第四届中国LHC物理大会上做关于希格斯物理的总结报告;提出标量-费米子模型和味暗物质模型,来统一解释暗物质中微子和重子生成,被斯坦福大学,加州理工等邀请报告最新研究进展;提出的Wprime有效理论框架,以及新的顶夸克道的建议,已经被ATLAS和CMS实验组采用并立项寻找,被第七届国际 CKM大会邀请做单顶夸克的分会总结报告。
|